問題一覧
1
下列有關運動控制階級結構的敘述,何者正確? a. 骨骼肌的收縮只能由大腦皮質的神經元引發。 b. 基底神經核參與運動程式的建立,確定了主動動作所 需的特定神經活性形式。 c. 小腦的神經元具有長軸突,可直接與脊髓腹角的阿爾 法運動神經元產生突觸連結。 d. 阿爾法運動神經元的細胞本體位於大腦皮質的主運動 區。 e. 細胞本體位於基底神經核當中的神經元可在骨骼肌細 胞上形成興奮或抑制性突觸。
b
2
伸張引用中: b. 拉長肌肉當中的肌梭受器,會導致其拮抗肌的收縮。 a. 高爾肌肌腱器活化了與肌鍵相連的肌梭外肌細胞收縮。 C. 來自肌肉當中肌梭受器的傳入纖維,與控制該肌肉肌梭外肌細胞的運動神經元,產生單突觸的興奮性突觸 連結。 d. 某肌肉當中肌梭內肌細胞的鬆弛,將活化與同一肌肉肌 梭外肌細胞產生興奮性突觸連結的伽瑪運動神經元。 e. 感覺運動皮質的傳入神經元,刺激了協同肌的收縮, 並抑制了拮抗肌。
c
3
下列何者可造成右腿伸肌的反射性收縮? a. 左腳踩到圖釘。 b. 拉長右腿屈肌。 c. 鐵鎚跌落打到右腳大拇指。 d. 右腿伸肌高爾基肌鍵器上的動作電位。 e. 右腿屈肌內肌梭受器上的動作電位。
a
4
如果以植入電極刺激左臂屈肌的伽瑪運動神經元,最有可能造成的是: a. 左臂屈肌受到抑制。 b. 左臂屈肌肌梭受器的動作電位下降。 c. 左臂屈肌高爾基肌腱器的動作電位下降。 d. 前往左臂屈肌阿爾法運動神經元上的動作電位增加。 e. 右臂屈肌出現收縮。
d
5
主運動皮質位於何處? a. 小腦。 b. 大腦枕葉。 c. 大腦體感覺皮質與前運動皮質區之間。 d. 前沿腹角。 e. 頂葉聯合皮質後方。
c
6
下列何者不是庫興氏症的症狀? a. 高血壓 b骨質流失 c.抑制免疫功能 d. 甲狀腺腫 e.高血糖
d
7
震顫、神經質以及心跳加快可能都是下列何種疾病的 症狀: a. 交感神經系統活性增加 b.腎上腺髓質分泌過量的腎上腺素 c. 甲狀腺功能亢進 d. 甲狀腺功能不足 e. 答案a, b與c都正確
e
8
理論上,下列何者可能造成體型矮小? a. 腦下腺有分泌過多甲促素(TSH)的腫瘤 b. 造成IGF-1受體不活化的突變 c. 青春期延遲開始 d.降低下視丘體抑素的量 e. 血中生長激素的量正常,但生長激素對體釋素(GHRH) 的回饋下降
b
9
10.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在有壓力下,皮質醇對肌肉與脂肪組織扮演同化激 素的功能。 b.缺乏甲狀腺激素會造成標的組織細胞的Na+/K+- ATPase唧筒濃度上升。 c. 腦下腺後葉與下視丘以長徑門脈相連。 d.腎上腺不足經常造成血壓上升以及血中葡萄糖濃度 上升。 e.飲食中缺乏碘幾個星期,對血中甲狀腺激素的量不 會有顯著影響。
e
10
11. 低於正常值的血鈣濃度會引起: a. 由副甲狀腺造成的25-OHD增加。 b. 腎臟1-羥化酶的活性降低。 c. 尿液中排除的鈣離子量下降。 d.骨質的重吸收降低。 e. 皮膚生成的維生素D增加
c
11
下列何者與原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不相符? a. 血鈣過高 b. 血液中1,25-(OH)2D的量增加 c. 尿液中磷酸根離子的排泄量增加 d.鈣離子從骨骼的再吸收下降 e. 腎臟增加對鈣離子的重吸收
d
12
下列哪種情況下,血容比會增加? a.缺乏維生素B的人身上 b. 紅血球生成素分泌增加 c. 白血球數量增加 d. 失血 e. 過多的氧送往腎臟的反應
b
13
主要生成紅血球的位置是 a. 肝臟 b. 腎臟 c .骨髓 d. 脾臟 e. 淋巴結
c
14
下列何處的血液帶有最低的含氧量? a.主動脈 b.左心房 c.右心房 d. 肺靜脈 e. 體循環微動脈
c
15
如果其他因素都一樣,下列哪條血管擁有最低的阻力? a. 長度=1公分,半徑=1公分 b. 長度=4公分,半徑=1公分 c. 長度=8公分,半徑=1公分 d. 長度=1公分,半徑=2公分 e. 長度=0.5公分,半徑=2公分
e
16
在正常心週期的等容收縮期間,下列壓力的排序何者 正確? a. 左心室>主動脈>左心房 b. 主動脈>左心房>左心室 c. 左心房>主動脈>左心室 d. 主動脈>左心室>左心房 e. 左心室>左心房>主動脈
d
17
就整體而言,人體內的微血管具有的 a. 橫切面積比動脈的小 b. 總血流量比靜脈的小 c. 總阻力比微動脈的大 d. 血流速度比動脈的慢 e. 總血流量比動脈的大
d
18
下列何者不會造成組織水腫? a. 血漿蛋白值濃度增加 b. 體循環微血管壁的孔徑增加 c. 靜脈壓增加 d. 淋巴管阻塞 e. 血漿蛋白值濃度降低
a
19
下列有關體循環與肺循環的比較敘述,何者正確? a. 體循環的血流量較高。 b. 肺循環的血流量較高。 c. 肺循環的絕對壓力較高 d. 兩個循環的血流量是 一樣的。封閉迴路,戶 e. 兩個循環的壓力梯度 一樣的
d
20
以下何者是造成心房收縮與心室收縮時間延遲的主要因素? a. 房室結節律器電位的斜率低 b. 房室結細胞傳導動作電位的速度慢 c. 動作電位在心房肌肉細胞膜上的傳導速度慢 d. 動作電位在心室普金杰網絡的傳導速度慢 e. 通往心室的副交感神經上動作電位數目比通往心的更多
b
21
某人的心縮壓為135mmHg,脈搏壓為50mmHg.下列壓力何者最接近其平均動脈壓? a.110mmHg b. 78 mmHg c.102mmHg d. 152 mmHg e. 85mmHg
c
22
當某人的平均動脈壓升高時,下列何者反應有助人乳在變化 初期恢復恆定? a. 感壓接受器的動作電位頻率下降 b. 通往心臟的副交感神經動作電位頻率下降 c. 通往心臟的交感神經動作電位頻率增加 d. 通往微動脈的交感神經動作電位頻率下降 e. 周邊總阻力增加
d
23
下列關於心室肌肉細胞上L型鈣離子通道的敘述,何者錯誤? a.它們在動作電位的高原期開啟。 b.它們讓鈣離子進入細胞,並引起肌內質網釋出鈣離子。 c.它們可在橫管膜上發現。 d.它們對細胞膜的去極化反應而開啟。 e.它們促成了節律器電位。
e
24
下列有關心電圖各期與引起心臟事件的配對,何者 正確? a. P波:心室去極化 b. P波:房室結去極化 c. QRS波:心室去極化 d. QRS波:心室復極化 e. T波:心房復極化
c
25
當某人進行長期費力的運動時, a. 腎臟血流量減少。 b. 心輸出量減少。 c. 周邊總阻力增加。 d. 動脈心縮壓降低。 e. 流向腦部的血流量下降。
a
26
以下何者不是導致血栓形成的序列步驟之一? a. 血液與血管外圍的膠原蛋白相接觸 b. 凝血蛋白酶原轉變成凝血蛋白酶 c.形成穩定的纖維蛋白網 d. 激活的主要 e. 由內皮細胞分泌的組織血漿素原活化劑(t-PA)
e
27
如P atm = 0 mmHg以及Palv=-2mmHg,那麼 a. 肺間壓(Ptp)等於2mmHg。 b. 此時是在正常吸氣結束時,呼吸道中沒有空氣流動。 c. 此時是在正常呼氣結束時,呼吸道中沒有空氣流動。 d. 肺間壓(Ptp)等於-2mmHg。 e. 有空氣流入肺臟。
e
28
正常吸氣時,肺間壓(Ptp)增加約3mmHg。在相同的肺間 壓改變下,某甲吸入了500mL空氣,某乙則吸入了250mL空氣。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 某乙的肺順應性要比某甲的低。 b. 某甲傳導的阻力造成比某乙的大。 c. 某乙肺臟的表面張力要比某甲的低。 d. 某甲的肺臟缺少表面活性素。 e. 從上述資料未能估算出肺順應性
a
29
如果肺泡通氣量為4200mL/min,呼吸頻率為每分鐘12次,以及潮氣容積為500mL,那麼解剖性無效腔的通氣量為: a.1800mL/min b. 6000mL/min c. 350mL/min d.1200mL/min e.上述資料未能決定
a
30
下列何者能增加肺泡氧分壓? a.增加代謝率,但不改變肺泡通氣量。 b. 在海平面高度呼吸15%含氧量的空氣。 c. 肺泡通氣量與代謝率有等量的增加。 d. 增加肺泡通氣量,但不改變代謝率。 e.一氧化碳中毒
d
31
下列何者能造成體動脈血氧飽和度有最大程度的增加? a.增加20%的紅血球濃度(血容比)。 b. 正常人在海平面高度吸入純氧。 c. 動脈血氧分壓從40增至60mmHg。 d. 正常人在海平面過度換氣。 c.在海平面高度吸入含5%二氧化碳,21%氧,以及74%飯 的混合氣。
c
32
動脈血氧分壓維持在60mmHg,下列何種情況會造成最低 的血氧飽和度? a. DPG值下降,體溫及血液酸鹼值正常。 b. 體溫升高,酸中毒,DPG值增加。 c. 體溫下降,鹼中毒,DPG值增加。 d. 體溫正常,鹼中毒。 e. 體溫上升,鹼中毒。
b
33
下列對氣喘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基本的缺失是慢性呼吸道發炎。 b. 總是由過敏所引起 c. 呼吸道平滑肌過度敏感。 d. 可由吸入類固醇治療。 e.可由支氣管舒張劑治療。
b
34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周邊化學受器的放電頻率在低動脈氧分壓下增加,但對 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的增加不敏感。 b. 中樞化學受器的主要刺激源是低動脈血氧分壓。 c. 在代謝性鹼中毒下,周邊化學受器的放電增加。 d. 運動時通氣量的增加,是由動脈血氧分壓下降所引起。 e. 當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增加時,周邊與中樞化學受器的 放電頻率都會增加。
e
35
通氣量-灌流量不對等會導致血氧過低,理由是 a. 血中二氧化碳分壓與二氧化碳含量呈S型曲線關係。 b. 肺臟某區出現通氣量-灌流量不對等時,會造成該區肺 微動脈的放鬆。 c. 在通氣量-灌流量對應值低的區域,增加通氣量未能完 全恢復氧含量。 d. 增加通氣量未能將二氧化碳分壓恢復正常。 e. 肺臟血管對氧分壓改變不敏感。
c
36
某人在呼出正常的潮氣容積後,再盡全力吸入空氣;其所 吸入的空氣體積為 a. 儲備吸氣容積(IRV) b. 肺活量(VC) c. 吸氣容量(IC) d. 總肺容量(TLC) e. 功能性肺餘容量(FRC)
c
37
下列何者會導致腎臟中腎絲球過濾率的增加? a. 增加血漿中蛋白質的濃度 b. 增加鮑氏囊中液體的壓力 c. 增加腎絲球微血管中的血壓 d.降低腎絲球微血管中的血壓 C.收縮傳入微動脈
c
38
以下有關腎臟清除率的敘述,何者正確? a. 那是單位時間內物質的排泄量。 b. 某物質的清除率高於腎絲球過濾率,則該物質只經過了 過濾。 c. 某物質的清除率高於腎絲球過濾率,則該物質經過了過濾及分泌。 d. 只要知道某物質的過濾量及尿液的生成速率,即可計算 其清除率。 e.肌酸酐的清除率接近腎臟血漿流量。
c
39
以下何者不會導致利尿? a. 大量流汗 b.中樞性尿崩症 c.腎性尿崩症 d. 大量飲水 e. 未控制的糖尿病
a
40
下列何者可直接促成高張的腎臟髓質細胞間液? a. 亨勒氏環管下行枝對鈉離子的主動運輸 b. 亨勒氏環管上行枝對水的主動重吸收 c.遠端曲小管對鈉離子的主動重吸收 d. 皮質集尿管對水的重吸收 e. 尿素分泌進入亨勒氏環管
e
41
下列何者可增加腎素? a.降低鈉的攝食 b. 降低腎交感神經活性 c.增加腎動脈的血壓 d.分泌留鈉素的腎上腺腫瘤 e.本態性(原發性)高血壓
a
42
副甲狀腺素增加將 a. 增加血漿中25(OH)D的量 b.降低血漿中1,25-(OH)2D的量 c.降低鈣離子的排泄 d.增加磷酸根離子的重吸收 e. 增加鈣離子於近端腎小管的重吸收
c
43
以下何者是腎臟對代謝性酸中毒的反應之一? a. 重吸收氫離子 b.分泌碳酸氫根離子進入腎小管腔 c.分泌銨進入腎小管腔 d. 分泌麩醯胺進入細胞間液 e.由碳酸酐酶負責磷酸氫根的生成
c
44
以下何種反應與呼吸性鹼中毒相符? a. 肺泡通氣量在輕度運動下增加 b. 過度換氣 c. 血漿中碳酸氫根離子增加 d. 動脈血中二氧化碳量增加 e. 尿液酸鹼值小於5.0
b
45
以下有關皮質腎元與傍髓質腎元的差異,何者正確? a.大多數腎元屬於傍髓質腎元。 b.大多數的直血管是由皮質腎元的傳出微動脈衍生而出。 c.大多數的直血管是由傍髓質腎元的傳入微動脈衍生而出。 d. 所有的皮質腎元都含有亨勒氏環管。 e.高滲透度的髓質組織間隙是由傍髓質腎元生成的。
c
46
以下何者與未接受治療的慢性腎衰竭相符? a.蛋白尿 b. 血鉀過低 c.血漿中1,25-(OH)D量增加 d. 血漿中紅血球生成素增加 e. 血漿中碳酸氫根量增加
a
47
5以下有關胃蛋白酶的敘述何者正確? a. 大多數的胃蛋白酶係直接由主細胞釋放。 b. 胃蛋白酶在高pH下活性最強。 c. 胃蛋白酶對蛋白質的消化不可或缺。 d. 胃蛋白酶可加速蛋白質的消化。 e. 胃蛋白酶可加速脂肪的消化。
d
48
微膠粒可增加脂肪的吸收,靠的是 a. 與脂解酶結合,並將其貼在脂肪乳化油滴的表面。 b. 將脂肪消化後不溶於水的產物維持在小聚集體中。 c. 促進脂肪通過小腸表皮層直接被吸收。 d. 將三醯甘油酯代謝成單醯甘油酯。 e. 促進脂肪吸收進入乳糜管。
b
49
下列何者在用餐時會抑制酸分泌? a. 刺激通往腸道神經系統的副交感神經 b. 食物的色與香 c.十二指腸的撐大 d. 胃中出現胜肽 e. 胃的撐大
c
50
下列膽汁的組成中,何者不是主要由肝細胞分泌? a.碳酸氫根 b.膽鹽 c.膽固醇 d.卵磷脂 e. 膽紅素
a
51
下列有關小腸分節運動的敘述,何者正確? a. 這是種蠕動方式。 b. 它只將食糜從十二指腸移向迴腸。 c. 其頻率在小腸各節都是相同的。 d.它不受頭期刺激的影響。 e. 它造成食糜緩慢地朝大腸移動
e
52
以下何者是大腸裡主要的吸收過程? a. 將鈉離子主動從管腔內送往血液。 b. 水的吸收。 c. 鉀離子從管腔內送往血液的主動運輸。 d. 將碳酸氫根主動吸收進入血液。 e. 將氯離子從血液主動分泌進入管腔
a
53
以下敘述何者不正確? a. 脂肪酸可於肝臟中轉換成葡萄糖。 b. 葡萄糖可於脂肪細胞中轉變成脂肪酸。 c. 某些胺基酸可在肝臟轉變成葡萄糖。 d. 三醯甘油酯是以乳糜微粒的形式由胃腸道吸收。 e. 吸收期的特徵是有食入的養分從胃腸道進入血液。
a
54
在吸收後期,腎上腺素刺激脂肪三醯甘油酯的分解, 是經由 a. 抑制蛋白蛋白脂解酶。 b. 刺激分泌敏感型脂解酶。 c. 增加肝醣的生成。 d. 抑制螢光敏感型脂解酶。 e. 增進脂肪酮體的生成。
b
55
對長期、費力的運動來說,以下何者正確? a. 會增加血漿升糖素的濃度。 b. 會增加血漿胰島素的濃度。 c. 血漿葡萄糖濃度不會改變。 d.骨骼肌對葡萄糖的吸收受到抑制。 e. 血漿皮質醇與生長激素的濃度都下降。
a
56
未接受治療的第1型糖尿病患者的特徵是 a. 脂肪組織與骨骼肌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 b. 血漿胰島素的濃度比正常值高。 c. 由於尿量增加,導致體液流失。 d.由年齡決定發病時間(只出現在成年人)。 e. 肥胖
c
57
以下何者不是胰島素的作用? a. 刺激胺基酸通過細胞膜的輸送 b. 抑制肝臟釋放葡萄糖 c. 抑制升糖素的分泌 d. 刺激脂肪細胞內的脂肪分解 e. 刺激骨骼肌當中的肝醣合成酶
d
58
甲狀腺激素的產熱作用 a. 指的是甲狀腺激素增加身體耗氧量的能力。 b. 有助於維持體溫。 c. 能幫忙解釋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有時會出現缺乏維 生素的症狀。 d. 是決定基礎代謝率的最重要因素。 e. 以上皆是。
e
59
7. 下列熱交換機制何者是由局部氣流所造成? a. 輻射 b. 對流 c. 傳導 d. 蒸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