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記メーカー
ログイン
是非總複習
  • Ax

  • 問題数 275 • 2/16/2024

    記憶度

    完璧

    41

    覚えた

    98

    うろ覚え

    0

    苦手

    0

    未解答

    0

    アカウント登録して、解答結果を保存しよう

    問題一覧

  • 1

    「安全」是個人客觀的感覺,是處於不受威脅侵犯、免於恐懼的狀態。

  • 2

    國家安全就是一個國家的安全狀態。

  • 3

    外敵入侵、重大天災、人為禍害都可視為國家可能的安全威脅。

  • 4

    科幻電影中,外星人入侵可視為大規模傳染性疾病的國家安全威脅。

  • 5

    以全球的觀點,發展出以全人類為主的人類安全,可能因為國家衝突或國家間的競爭而顯。

  • 6

    冷戰結束後,國際政治進入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的威脅也日趨減緩。

  • 7

    國家安全威脅的根源並非僅由國內產生,而是受到區域情勢變化影響,使各國必須面對嚴重的國家安全議題。

  • 8

    「伊斯蘭國」的崛起造成大規模難民逃往歐洲,致使各國邊境管理困難、收容地區相對犯罪率提升等,直接間接影響歐洲各國的國家安全。

  • 9

    北韓持續對我的全方位威脅,更需以總體性國家安全思考模式,結合全民資源與力量。

  • 10

    國家安全是彰顯政府功能的指標,也是人類延續發展的憑藉。以國家安全為基礎,可以維持區域及全球的安全穩定。

  • 11

    俗話說「出外靠朋友」,國家也是如此,友邦國家的維繫與支持,是國家安全的一環。

  • 12

    全民國防是以軍政建設為基礎,號召全民共同參與國防建設。

  • 13

    全民國防是以「心防」為基礎的綜合安全防衛體系,達成維護國家安全,促進全民福祉。

  • 14

    全民國防可以整合國防實力、凝聚全民向心力並支持國防建設。

  • 15

    全民國防的基本理念為「國防建設有政府、國家安全靠人民」,以使「全民國防知識」與「全民愛國意識」得以依法行政。

  • 16

    實施全民國防教育是為了推動全民的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 17

    全民國防教育的對象為高中學生,希望透過教育培育學子提早接受軍事訓練。

  • 18

    每年的 9 月 21 日是全民國防教育日。

  • 19

    近年來各軍種的特色暑(寒)假戰鬥營,旨在讓學生能提早接受軍事訓練,以減少部隊的人事、訓練成本。

  • 20

    全民國防強調「軍民合一」的精神。

  • 21

    全民動員是為了因應國防軍事或緊急事變的需要,而將全國人力、物力、財力與精神力,由平時狀態轉變為戰時或非常時期的狀態。

  • 22

    藉由各種方式的國防教育,能提升國人對國防於精神上或實質上的支持,進而擴大國家安全防衛基礎,增強國防武力,提升國家安全障。

  • 23

    雖然我國近年強調「國艦國造」、「國防自主」,但若沒有完善的安全防衛基礎支持,單單仰賴國軍,縱使能緊急應變,也無法承擔長期性的工作。

  • 24

    全民國防理念的實踐,是國土防衛的宗旨,寓戰時於平時、將平戰結合,才能發揮有形與無形的戰力。

  • 25

    「全民國防」意味著防衛國家不僅是軍人的職務。

  • 26

    以色列與巴基斯坦長久以來有領土主權爭議。

  • 27

    以色列因與阿拉伯國家爆發數次戰爭,加上種族仇恨,使其長期處於瀕臨戰爭狀態。

  • 28

    因為長期處於瀕臨戰爭的狀態,所以以色列隨時保持著高強度的動員制度。

  • 29

    因為能貫徹全民國防的理念並加以實踐,以色列才能在列強環伺的環境下自立自強。

  • 30

    以色列建國以來,因為獲得歐美國家在國防武器上大力的支持與供應,才能建構嚇阻其他國家的強大軍事力量。

  • 31

    以色列為全球唯一男女皆頇服兵役的國家。

  • 32

    以色列歷經數次戰爭的致勝關鍵為其健全、完善、高效的戰爭動員體系。

  • 33

    全民國防教育為每個國家都應該重視而實踐,瑞士可以說是其中的典範與指標。

  • 34

    瑞士非常重視國防教育,積極提高全民軍事素質,政府官員和地方首長則可免除訓練。

  • 35

    全民心防的建設可以視為全民國防的基礎之一,能將國防意識轉變為全民意識,寓軍於民、全民皆兵。

  • 36

    家家戶戶都有民防手冊及槍枝彈藥,是瑞士寓兵於民的特色。

  • 37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由美國發射。

  • 38

    「大國防」理念結合了競爭戰略及融合政、經、文化等多面向。

  • 39

    為了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美軍常以多樣化、讓民眾樂於參與、容易接受的方式實施國防教育。

  • 40

    新加坡依靠強大經濟力量,用以支持大量的常備部隊。

  • 41

    對小型國家而言,保衛國家無法藉助高額國防預算及大規模軍隊,必須依附強大國家才能爭取生活空間,對他國達到嚇阻效果。

  • 42

    關於全民防衛的教育,即早教育教導,如小學階段便可教導關於防衛國家的意義,有利於全民防衛的意識的凝聚。

  • 43

    國防組織自民國 91 年 3 月 1 日《國防法》及《國防部組織法》施行後,確立「文人領軍」、「國防一元化」之民主國防體制。

  • 44

    國軍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國防法》,保衛國家領土、主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 45

    募兵之核心價值在貫徹精兵政策,依據近年部隊演訓及基地測考顯示,志願役官兵具備役期長、演訓經驗豐富、戰場適應力強、戰技精熟、心理素質穩定等結構優勢,對國軍貫徹募兵政策,提升整體戰力,具有正面效益。

  • 46

    依《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及《國軍老舊眷村改建零星餘戶處理辦法》規定,凡符合國防部所屬單位服滿4年以上之志願役現役官兵,均具備以成本價格申購眷改餘屋資格。

  • 47

    國防部配合政府指導,積極推動性別平等各項工作,透過定期召開「性別平等專案小組」會議,逐步將性別觀點融入各項政策、法令推動。

  • 48

    國家安全是一切安全的基石,如果以全球的觀點來看,人類安全問題將可能因國家衝突被凸顯。

  • 49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滿足基本需求與安全是最為基礎的;國家也是如此,由此可見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 50

    國與國之間的分界愈來愈融合,經貿與文化活動的區域化與全球化愈來愈明顯。

  • 51

    美國「911 事件」可視為國際間恐怖攻擊活動的指標性事件,凸顯全球化使非傳統安全威脅的擴散與加據。

  • 52

    國家安全的議題應由政府機關負責,且僅止於自己國家安全的維護工作。

  • 53

    近年來讓中國大陸對民主、開放思潮感到警覺與衝擊,主要是因為六四天安門事件及我國的太陽花學運,使得中國大陸對政權的鞏固極力防範。

  • 54

    當人民財產沒有辦法獲得保障時,相對表示國家的經濟民生受到影響,犯罪事件頻傳,國家自然容易處於動盪狀況,因此,國家安全對個人、家庭及國家而言都非常重要。

  • 55

    天然災害並不會像世界大戰般牽涉極為廣泛,故不能算是國家安全的威脅。

  • 56

    因應時代進步、武器的進化與環境變遷等因素,國家安全的脅威模式也不同以往,變得更加不可預測。

  • 57

    在著名的超級英雄系列影視作品中,除了酷炫的場景外,我們往往可以看到主角們擁有高度的精神戰力,不但能動員軍隊、凝聚民眾向心,都可歸究於有良好的「心防」為基礎。

  • 58

    小明除了在國防課程格外認真,對國防建設、國艦國造等議題也十分關心,並利用暑假期間參加暑期戰鬥營,透過活動建立國家安全的認知與共識,是學生能夠體現支持全民國防的一種表現。

  • 59

    支持國艦國造及軍購案,都是支持全民國防的一環。

  • 60

    漢光演習中戰機於國道起降,雖然是操演科目的一環,但透過適當的宣傳、報導,能有效提升國人對國軍的信心與支持,這也是支持全民國防的一種方式。

  • 61

    在全民國防課程中能有好的成績即可算是支持全民國防。

  • 62

    全民國防是需要全民關注、全民參與、全民支持的,期望能建構一個「全方位」、「全民參與」、「全面開戰」、「全民信賴」的國防。

  • 63

    教育是國家百年大計,惟有透過教育,將普及的國防常識、建構防衛意識等化為實際行動,才能強化我國國防。

  • 64

    在一般戰爭、戰鬥的影視作品中,我們常見到最後勝利的一方,往往是依靠強大的絕對武力摧毀對方有生力量來獲取勝利。

  • 65

    在戰鬥(爭)開始前,我們往往可以看到指揮官激勵人心的演說,其實這也是一種全民國防教育的手段,旨在建立國人的憂患意識、鞏固全民心防,與激勵己方戰鬥意志。

  • 66

    孫子兵法有云:「忘戰必危」,指的就是要提高憂患意識。

  • 67

    倘若國人對全民國防事務的投入能有如日常生活般自然,將能使國防建設得到強力的後盾,提升戰爭動員的持續力,形成強大嚇阻力。

  • 68

    為求防衛作戰最終的戰利,平時就應該屯積大量物資。

  • 69

    讓政府及社會各組織了解自身的能力與功能,建立確實的防衛動員體系,為全民國防教育的效益。

  • 70

    即使運用精準的動員管理模式,在戰爭中僅掌握有限資源,仍不足以提升國家安全。

  • 71

    國防建設的強化需仰賴強大的軍備武器

  • 72

    國防建設與防衛作戰的準備工作應以精良的軍備武器為優先考量,是總體防衛作戰的基礎。

  • 73

    位於東沙群島的太平島向來為我國所有,是以在島上的建設與駐軍,宣示我國太平島主權。

  • 74

    以色列公民小凱因為擁有高學歷且在學界、法界都有成就,獲得社會大眾普遍的認同與支持,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

  • 75

    想要在以色列擁有較高的社經地位,關鍵之一為對軍隊的貢獻多寡。

  • 76

    以色列擅長將戰爭的殘酷,以紀念碑、博物館等方式融入教育中,讓每個人都能意識到自己肩負的重責大任,藉以維繫其民族精神。

  • 77

    猶太大屠殺紀念館中每一位遇難者的名字、書信等都被保存,藉以讓猶太人紀念與緬懷,與他國人民無關。

  • 78

    瑞士之所以能在二戰期間全身而退,主要原因為其公開的中立國立場。

  • 79

    瑞士實施民兵制,平時無常備軍,戰時可動員陸軍達 35 萬人。

  • 80

    將民防概念作為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並將其編入中、小學教科書,是以色列全民國防教育獨有的特色。

  • 81

    美、蘇雙方在冷戰時期有許多對美方不利的競爭態勢,因此美方首要制定「國防教育法」作為滿足國家基本安全的緊急措施。

  • 82

    保衛國家和民族利益為公民的社會責任,因此,在戰爭中喪生的軍人往往受人尊敬。

  • 83

    美國崇尚英雄主義,如:影視作品中的超級英雄。藉由對英雄的推崇與尊敬,引導人民樹立責任義務觀念,將保衛國家視為公民的社會責任。

  • 84

    美國將其國防教育重點放在青少年教育及人才培養上,如:中小學階段即可培養為軍官的重要來源之一。

  • 85

    美國透過傳播媒介灌輸民眾「國家至上」、「民族自覺」和「社會責任感」等思想。

  • 86

    美國大學院校設立預備軍官訓練團(ROTC),以補充常備軍官的不足,是美國獨有的軍官培養方式。

  • 87

    新加坡的徵兵役期會因教育程度而略有不用。

  • 88

    新加坡政府在凝聚全民意識上,提出許多實質辦法,強調以「全民防衛」的型態來因應。

  • 89

    新加坡因為特殊的國情與地理環境,缺乏天然資源與戰略縱深,高度依賴國際貿易所得。

  • 90

    因地理環境與缺乏資源,新加坡的戰備力量始終素質低劣。

  • 91

    新加坡大部份僱主會將員工服役時的成就列為陞遷與考核的依據。

  • 92

    新加坡全民防衛與教育的內涵,早先從中學便開始教育,至高中時則另開設其他相關課程。

  • 93

    國防組織自民國 38 年 12 月 25 日《憲法》及《國防法》施行後,確立「文人領軍」、「國防一元化」之民主國防體制。

  • 94

    國軍分別於北、中、南及花東等 5 個地區設立「人才招募中心」

  • 95

    銳鳶無人機、眼鏡蛇攻擊直升機均屬陸軍武器裝備。

    X

  • 96

    雲豹甲車具有高速機動性,適合臺灣地區進行跨作戰區的兵力轉用。

    O

  • 97

    陸軍部隊主要任務為隨行地面作戰,確保戰力完整及作業任務進行。

    O

  • 98

    雲豹甲車武器裝備為我國自行整合完成。

    O

  • 99

    開啟我國戰車熱影像儀及可行進間射擊時代的為 M60A3 戰車。

    X

  • 100

    雷霆 2000 多管火箭最大的特色是具有全球唯一中文化操作指令電腦與內建射表及資料 庫。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