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記メーカー
ログイン
公民素養歷史題庫
  • 咚呱

  • 問題数 96 • 6/15/2024

    記憶度

    完璧

    14

    覚えた

    35

    うろ覚え

    0

    苦手

    0

    未解答

    0

    アカウント登録して、解答結果を保存しよう

    問題一覧

  • 1

    說明漢人移民逐渐認同台灣本土,即( )的加深。

    土著化

  • 2

    清代随著移墾的發展,神格改要最明願,台灣普遍崇拜?

    媽祖

  • 3

    清代灌溉彰化平原南部的水利興築是?

    八堡圳

  • 4

    泉州移民信奉

    保生大帝或大道公

  • 5

    「新港文書」是荷蘭用( )為原住民創造文字。

    羅馬拼音

  • 6

    客籍移民在()事件後信奉義民廟。

    林爽文

  • 7

    林爽文事件為哪一年

    乾隆51年1786

  • 8

    鄭成功將荷蘭()改為安平鎮。

    熱蘭遮城

  • 9

    有煉鐵技術是哪一個文化?

    十三行文化

  • 10

    鄭成功採用誰的建議,於1661年出兵進取台灣?

    何斌

  • 11

    台灣土地的開發,呈現()的次序

    由南而北,再由西而東

  • 12

    其祖先是由菲律賓群島來台的是哪個族群

    達悟族

  • 13

    清代灌概台北盆地的水利設施是

    瑠公圳

  • 14

    瑠公圳是誰蓋的

    郭錫瑠

  • 15

    分布於今台南附近的南部平原哪一族群

    西拉雅族

  • 16

    全富首學」是誰向鄭經建議建立的?

    陳永華

  • 17

    清代灌溉台灣南部的水利設施是

    曹公圳

  • 18

    曹公圳是誰蓋的

    曹謹

  • 19

    清領台時期發生民變唯一閩客合作的反亂是甚麼事件

    朱一貴事件

  • 20

    朱一貴事件為哪一年

    康熙60年 1721

  • 21

    向康熙皇帝「陳台灣棄留利害疏」的是誰?

    施琅

  • 22

    鄭氏時期主導台灣行政,進行經營的是誰?

    陳永華

  • 23

    台灣」(安平)開港始於哪一條約?

    1858

  • 24

    清領台灣期間,台灣規模最大,影響最大的民變是甚麼事件?

    林爽文事件

  • 25

    林爽文事件為哪一年

    咸豐8年

  • 26

    清代漢人移民台灣的數量,依次是()

    泉漳粵

  • 27

    採用()作為清代族群分類的標準,是較為合理的

    語言

  • 28

    康熙二十三年曾頒布三條渡台禁令,禁哪地人民渡台?

  • 29

    清廷的「開山撫番」帶有何種考量?

    經濟

  • 30

    哪本書寫出大戰末期台籍日本兵個人經歷的

    望你早歸

  • 31

    1989年擔任内政部長許水德認為「二二八事件」主因為()

    文化差距

  • 32

    設立盲學校,為台灣特殊教育的開始是誰?

    甘為霖

  • 33

    反映當時台灣不同省籍糾紛下期待化解的心聲是

    杯底不可飼金魚

  • 34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是誰正式建立殖民地警察體制

    兒五源太郎

  • 35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何時建立殖民地警察體制?

    1898

  • 36

    西來庵(噍吧哖)的噍吧哖為今台南的甚麼地方?

    玉井

  • 37

    西來庵事件由誰帶領

    余清芳

  • 38

    日治時期誰創立台灣民眾黨

    蔣渭水

  • 39

    台灣文化協會催生者為

    蔣渭水

  • 40

    日據時期由台灣本土人土創建甚麼?

    彰化銀行

  • 41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初次擁有選舉權於何時

    1935

  • 42

    日據時期日本於何時實施六年制的義務教育

    1943

  • 43

    台灣於何時才有殖民地的大學

    1928

  • 44

    日據時期台灣唯一擁有的報紙媒體是

    台灣民報

  • 45

    日本皇民化運動推動的項目有哪些

    國語運動、改姓氏運動、志願兵運動、宗教社會風氣的改革

  • 46

    三七五减租為誰施政的重點

    陳誠

  • 47

    誰改變台灣本地人衛生習慣,強制人民打預防針?

    後藤新平

  • 48

    聯合國通過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进承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地位為哪一年

    1971

  • 49

    陳誠在台期間做過哪些措施

    1戒嚴1949/5/20 2.解嚴1987/5/20 3.375減租 4.耕者有其田 5.公地放領

  • 50

    日本殖民統治於哪年推動放足断髮運動

    1915

  • 51

    日據時期所酸的「米糖相剋」問題,推動()來制約農民作物的選擇。

    三年輪作

  • 52

    日本殖民者轉虧為盈是的()的收入,使佔總督府財源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專賣

  • 53

    專賣賣哪三種物品

    菸酒、鴉片、食鹽

  • 54

    使台灣與西方重新接觸,揭開台灣現代化的序幕是()。

    開港通商

  • 55

    北部因盛產()(),做為外銷商品,使()逐渐成為台灣的經濟中心

    茶葉、樟腦,台北

  • 56

    ()是台灣第一軸蒸汽火車頭·原住民牡丹社抗日紀念碑位於今

    騰雲號,屏東縣車城鄉石門古戰場

  • 57

    誰來台興築的第一座西式砲台()位於今台南市安平區。

    沈葆楨,億載金城

  • 58

    ()是貫通台灣東、西部的主要道路,從今天()到()

    八通關古道,南投縣竹山,花蓮縣玉里

  • 59

    ()是扼守基隆港的重要據點,人口處題有海門天險是控制北台灣門戶。位在()到()間的(),是清代修建鐵路時所開盤的

    二沙灣砲台,基隆,台北,獅球嶺

  • 60

    日治初期,總督府為了維持治安、鎮壓抗日活動,在全台建立嚴密的?

    警察制度

  • 61

    ()是清代建省以後最高行政機關,原址於今台北中山堂,現移到()

    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台北植物園內

  • 62

    ()以醫療傳道,創設的()是台灣第一家西醫院

    馬雅各,新樓醫院

  • 63

    ()牧師創辦的(),引進西方的()

    巴克禮,台南神學院,科學

  • 64

    全台第一座洋樓是()

    高雄英國打狗領事館

  • 65

    ()在淡水創立(),是西式教育;其創建的()是台灣北部第一所西醫院。

    馬偕,牛津學堂,滬尾偕醫館

  • 66

    咸豐十年(1860)清廷被迫陸續開放哪四個港口?

    打狗,安平,滬尾,雞籠

  • 67

    ()()利用報紙、雑誌、請願與演講等方式,向總督府要求落寶平等待遇。

    林獻堂,蔣渭水

  • 68

    ()事件,西元(),()由()()率領襲擊日本番民,使其檢討原住民統治。

    霧社,1930,賽德克族,莫那魯道

  • 69

    西元()台灣人創辩的報紙()内容以()()為主。

    1923,台灣民報,批評時政,傳遞民意

  • 70

    日治時代,台灣人透過請願方式,爭取設置()·

    台灣議會

  • 71

    日治時代()領導「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有「台灣議會之父」之稱

    林獻堂

  • 72

    日治時代有志之士為爭取()及(),撰寫)有關地方自志書籍。

    民主選舉,地方自治,市街庄政之實際

  • 73

    總督府展開的基礎建設,包括()(),普設(),興建()()(),以方便商品流通與運輸;興建()提供發展工業所需動力

    統一貨幣,度量衡,郵局,鐵路,港口,公路,大型發電工程

  • 74

    日治時代設立()發行當時鈔票·

    台灣銀行

  • 75

    日治時代興建的(),為台灣最大的水利工程,工程師為()。

    嘉南大圳,八田與一

  • 76

    台灣新興工業化的發展,以()日治時代建設的()所完工,當時亞洲最大的發竜廠作為里程碑。

    1934,明潭水力發電廠

  • 77

    總督府實施()()()等專賣制度外,日人在台灣生產(),大量外銷,·成為當時台灣總督府的一大財源;在低矮山區,砍伐樟樹,熬製()。

    鴉片,菸酒,食鹽,食鹽,樟腦

  • 78

    日人大量砍伐台灣珍貴林木,自阿里山山林場砍伐红檜;在北部地區開採()和()

    煤礦,金礦

  • 79

    日本積極建設(),使成為重要的大商港

    高雄港

  • 80

    日人在台灣從事糖業改良的研究是

    糖業試驗所

  • 81

    日治時代台灣第一坐現代化糖廠()有專用的小火車()及新式糖廠。

    橋仔頭糖廠,五分車

  • 82

    ()是日治時代往來( )( )之間的交通要道,亞洲最長的鐵橋。

    下淡水溪鐵橋,高雄,屏東

  • 83

    總督府為了方便賦稅徵收和社會控制,實施( ),確立士地所有權和戶口資料。

    土地調查,戶口普及

  • 84

    西方的()、()和(),也透過()和( ),培育台灣不少人オ。

    繪畫雕塑音樂,學校教育,展演活動

  • 85

    總督府實施差別待遇,壹灣人就讀( ),日本人就讀( )·日治時代( ).是當時唯 一的一所大學。

    公學校,小學校,台北帝國大學

  • 86

    日治時代( )的雕塑作品 -( ),展現出早期台灣的農耕生活景象。

    黃土水,歸途

  • 87

    日治時代( )的繪畫作品( ),以家鄉風光與人物為描繪對象,表達濃厚的鄉土情懷。

    陳澄波,嘉義街景

  • 88

    日式建築中的( )和( ),是現代不少家庭喜愛的設計。

    榻榻米,拉門

  • 89

    台灣由傳統邁入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奠定台灣未來的發展基礎是從( )到( )。

    清末,日治時期

  • 90

    反宗教改革是指1500年至1648年期間,( )對宗教改革的對應運動。這段期間最具影響 力的修會一( )。

    羅馬天主教會,耶穌會

  • 91

    自古以來,西方便有著兩條通向東方的貿易路線:其一是始於( )和( )的海上路線,其 二則是被稱為( )的陸上路線。

    埃及,伊拉克,絲綢之路

  • 92

    在深入探索了美洲大陸後,西班牙發現了兩個大帝國:( )與( ),西班牙征服 者輕而易舉地征服了這兩個帝國。

    阿茲特客帝國,印加帝國

  • 93

    随著遣洋探索的展開,跨洋的商業活動、海外貿易累積的財富激發歐洲人在美洲和亞洲的殖民事業,促使 ( )與( )的發展,最終直接、間接地激發了帝國主義·此外,在歐洲社會結 構方面·商人們先後取代了南歐與北歐的封建領主,成為社會中最具權勢的陗層·在英國、法國及其他歐 洲國家,( )逐步控制了本國的政治和政府。

    資本主義,工業革命,資產階級

  • 94

    新帝國主義以( )及( )兩租力量,對( )進行擴張的行為。

    科技,經濟,亞洲,非洲

  • 95

    提出「民族自決」主張的是美國總统( )·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戦之主要條約( )。

    威爾遜,凡爾賽條約

  • 96

    在工業革命之前,無論鄉間或城市的生產動力都以( )等為主·所以生產量 不多·大多數觀點跑為,工柒革命發源於( )中部地區·一般認為,( )、 )·( )和( )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

    人力,畜力,國力,水力,英格蘭,蒸汽機,煤,鐵,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