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覧
1
希臘文化被視為西方文明的起源,請問下列何者為希臘文化的影響?
注重人文理性的思維影響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
2
某位歷史人物曾言:「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政權在所有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請問此人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伯里克里斯
3
「早期羅馬人相信很多神,認為這些神直接干預人世間的事務。羅馬人的家庭生活都是由敬神開始,也因此宗教儀式非常完整而繁複。隨著羅馬向外擴張,兼併了許多國家,羅馬城充斥著許多來自不同地區的人民、奴隸,當羅馬與其他民族的宗教和文化接觸後,便經常拿其他民族的神為自己所用,像是希臘神話與埃及神話的內容,便曾被吸收到羅馬神話之中,成為羅馬信仰的一部分。」從上述文句,可知羅馬宗教具有何種特點?
兼容其他民族的信仰神話
4
19世紀的浪漫主義作家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認為君士坦丁「造就了中世紀」應是指君士坦丁大帝的何項政策?
讓基督教合法化
5
2.800年的聖誕節,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在羅馬接受教宗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當時,教宗順利地將自己政治上支持的對象,從拜占庭皇帝轉移到法蘭克國王身上, 承認這個新帝國是西方基督教世界真正神聖的政體,但此舉也導致日後的政教之爭。請問查理曼受教宗加冕,在政教關係上顯示了何種意義?
法蘭克國王的政權來自於教會
6
中古時代的教會與修道院制度,對歐洲發展有重要影響,請問下列何者為是?
教士抄寫古書,保存古代典籍,成為文化傳承的重要基礎
7
他是歐洲北方基督教人文主義的領袖。其著作以「愚人」的口吻評論當時的局勢,對教會和上層貴族的貪婪腐化極盡諷刺,並主張教士應回復到使徒時代的簡樸生活。請問此人應為下列何者?
伊拉斯莫斯
8
文藝復興時代有助於知識保存,並使書籍流傳變得較為普及的原因是下列何者?
印刷術的流行
9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布魯尼在給學生的一封信中,如此勸誡:「你應當致力於兩個方面,首先是語言……其次,要熟悉人情世故,這是人文學的含意,因為它使人完美,能贏得讚美。為此,你的知識要廣,要內容多樣,並且有豐富的切身經驗。凡能有助於你成名的,一樣也不要遺漏。」這段話呈現的人文主義者的人生理想是?
通情達理,學而能用以追求聲名
10
-基督教早期的活動範圍是在帝國的東半部,當時除羅馬教區以外,其他主要教區皆集中在東部。自4世紀末以後,以羅馬為首的西方教會和東方教會,因各自不同的教會、政治、社會、文化等原因,在神學以及教會的組織、紀律等各方面的分歧逐漸擴大,彼此爭論不休。根據上述內容可知,東、西教會分裂的主要原因為何?
教義分歧
11
中古末期黑死病流行的年頭裡,出現由一百個短篇小說合成的故事集《十日談》,故事取材廣泛,深刻描寫社會各階層的生活行為。有關此作品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抨擊當時貴族、教會的腐敗與黑暗
12
有位學者指出,培育出文藝復興運動的,既不是達文西的《蒙娜麗莎》,也不是但丁的《神曲》,而是住在威尼斯及佛羅倫斯的那些擁有紡紗作坊的主人。請問我們如何理解這個觀點?
這位學者強調的是文藝復興的出現背景
13
羅馬共和初期,平民在經濟和政治上受到極大壓迫。負債的平民變成實質的農奴, 甚至被賣為奴;貴族與平民階級間的通婚,實際上被禁止;法庭的控制權落入貴族手中。西元前5世紀,平民盡力爭取政治的發言權。請問下列何者是平民爭取而來的權益?
十二表法的頒布
14
從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關注政治腐敗、社會失序與道德重建等問題,演變到希臘 化時代斯多噶學派的重視克己修身,請問這樣的發展與哪一歷史變化有關?
政治上由城邦政治轉型為帝國政治
15
「他透過戰爭,為商業掃平了道路,開闢了新的通道,準備了港口、工地、倉庫和 集市。透過許多殖民地,將希臘文明傳到帝國各個角落並扎下根,將所有的民族、 觀念、宗教,交融於一個偉大的統一體中,由此開始產生一種新的文明。」根據上 述,此人最重要的影響為下列何者?
開創希臘化時代
16
亞里斯多德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請問亞里斯多德的思想與其師柏拉圖最大差異表現在下列何處?
柏拉圖強調現實係從理念中衍生,物質受精神支配;亞里斯多德則認為物質客觀存在,是認知的基礎
17
某時期,歐洲出現收集古代抄本熱潮,學者遍訪修道院,尋找湮沒的古書抄本,雇人抄寫,並進行考訂、校勘,以回復古書原樣,他們摹仿古拉丁文,以之寫作。富商和權貴競相興建豪華宅第以彰顯個人權勢,也資助學者與藝術家的創作,展現文化品味,這最可能出現在哪一時期?
十四世紀文藝復興時期
18
以下兩則資料談及羅馬人對於基督徒的看法: 資料甲:西元二世紀,羅馬作家菲利克斯寫道:一批賤民攻擊諸神……這些人或 者是無知的底層賤民,或者是從來就輕信的婦女,他們蔑視神殿、對神像 哔唾沫,譏諷我們拜神的儀式,不把祭司放在眼裡。 資料乙:西元四世紀皇帝迦萊里說:「我們的責任是依循羅馬古代法律和公共秩 序,來糾正和重建一切。我們尤其希望喚醒那班基督徒……他們拋棄祖宗所創宗教和典禮,蔑視古代習俗,杜撰荒唐法律和學說。」 這兩則資料共同反映羅馬人敵視基督徒的主要原因是:
背棄傳統宗教的態度
19
馬丁·路德在宣傳宗教理念時,加上一項他稱為「基督徒的自由」之基本原則: 「基督徒完全自由,是自己的主人,不聽命任何人的轄制。」請問此原則主張基督徒應從下列何者的轄制中解放出來?
教會
20
科學革命影響的層面很廣,包括下列何者?
促進人們具備懷疑精神
21
「哥白尼與克卜勒,帶著新柏拉圖主義與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動機,試圖為天文學中 的問題尋找能滿足美學規則、證明上帝偉大的解決辦法,因而把他們引導到一個以 太陽為中心的宇宙。」請問這段話應如何解讀?
文藝復興影響天文學革命
22
歐洲某一時期的學者認為:上帝創造宇宙,制定自然律,但並不干預世人事務。上帝不會因為諂媚與賄賂而改變自然的法則,所以祈禱、聖禮與儀式都無用,請問會有這種觀念,是因為這些學者的根本信念是?
理性
23
「一、將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融入法典中;二、設立法蘭西銀行。調節金融、穩定幣值:三、取消《教士法》,與羅馬教廷簽訂政教協定;四、廣設公立學校。」這是法國大革命以來哪一個階段的措施?
拿破崙時期
24
18世紀,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英國,將人類的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請問下列何者是英國具備發展工業技術的良好條件之一?
圈地運動下的過剩勞動力,提供工業人力資源
25
法國國民公會新制定的憲法中規定:「法蘭西是統一不可分割的共和國,立法機構為立法議會,行政權歸行政會議掌握,司法權由高等法院行使」,但當時法國正處在敵對鬥爭和對外戰爭的環境之中,因此當權者決定在和平到來之前暫不施行這部 憲法。請問當時法國政局的主導者為何人?
羅伯斯比
26
1787年制憲會議後所公布的美國憲法,確立美國政體採取聯邦制,強化中央政府的權限,並依據啟蒙運動何人的理論,將統治權力進行「劃分」?
孟德斯鳩
27
上歷史課時,老師請同學針對社會主義進行介紹。請問以下哪些同學的敘述正確?(多選)
小白:工業革命後的社會失衡導致社會主義理論盛行, 小鄉:費邊社成員反對暴力流血,採行溫和改革的手段推動社會主義, 小玉:社會主義者認為政府應該干預經濟並照顧社會底層人民
28
史家王任光提及某個時代時,認為其最燦爛奪目的成就在於藝術,其中又以繪畫居首、初期,繪畫和其他藝術仍保留中古時代的風格,後來則愈來愈發展出自己的特色,請問這時期的藝術成就具有哪些特色?
著名的藝術家有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等人, 重視人文主義,會以常人形象刻畫或雕塑英雄, 發展出透視畫法,對後世影響甚鉅
29
有關基督教與猶太教的相似之處,下列哪些正確?
均相信耶稣為偉大的先知, 均屬於一神信仰
30
(多選) 以下是兩則古代法律形成的資料: 資料甲:公元前五世紀中葉,經過平民長期抗爭,羅馬元老院接受公民大會決議,整理羅馬法律,刻在銅板上,公諸社會,是為《十二表法》。《十二表法》以明文規範,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和相關權利,也限制貴族的若干權力。 資料乙: 公元前六世紀後半,鄭國小國寡民,在齊、秦、晉、楚等大國夾縫中求生存。官員子產為保護平民,以維繫國家勞動力,決定將法令形諸文字,鑄於鼎上,公布於民,以保障其權益。比較上述兩則資料,選出正確選項(多選)
羅馬的法律改革,是平民爭取平等的重要成就, 兩者的共同特色,乃是法律的成文化與透明化
31
以下兩則資料談及羅馬人對於基督徒的看法: 資料甲:西元二世紀,羅馬作家菲利克斯寫道:一批賤民攻擊諸神……,這些人或者是無知的底層賤民,或者是從來就輕信的婦女。他們蔑視神殿、對神像啐唾沫,譏諷我們拜神的儀式,不把祭司放在眼裡。 資料乙:西元四世紀皇帝迦萊里說:「我們的責任是依循羅馬古代法律和公共秩序,來糾正和重建一切。我們尤其希望喚醒那班基督徒……他們拋棄祖宗所創宗教和典禮,蔑視古代習俗,杜撰荒唐法律和學說。」這兩則資料共同反映羅馬人敵視基督徒的主要原因是
背棄傳統宗教的態度
32
(多選) 某史家討論「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問題時,列出以下大事紀: 一、 胡斯(1370?-1415):捷克地區的教士,他否定教宗權威,反對教會販售贖罪券。 二、 金碧士(1380?-1471):尼德蘭宗教作家,著有《仿效基督》,主張個人靈魂可以追求神聖,並與上帝交流。 三、 伊拉斯莫斯(1466-1536):基督教人文主義者,以諷刺手法,批評教會腐敗、教士濫權而出名。 四、 馬丁路(1483-1546):日耳曼修士,也是威登堡大學教授。1517年發表〈九十五條論綱〉,反對贖罪券,後來更主張「因信得救」,人人都可以讀聖經。從這位史家列出的大事紀,可以推斷他的用意應是:
主張應從教會改革傳統理解路德的崛起, 強調宗教改革的發展具有歷史的延續性
33
一位歷史人物的紀念展覽開幕時,貴賓致詞重點如下: 甲:「他認為暴君違反上帝旨意,人民有責任抵抗,我們祖先依此說法開始反抗, 十七世紀終於成為主權獨立國家。」 乙:「他的論點為資本主義提供道德支撐,促使我們在十七世紀成為資本主義富裕 之國與海外貿易強權。」 丙:「今日我們北部有些社區人民不看電視、不設網路,仍然嚴格遵守他當時拒絕 娛樂文化的教導。 這個展覽可能是:
尼德蘭紀念喀爾文
34
根據上述條款,法國大革命初期要建立的政體應是
立憲君主制,但國王仍保有實質權力
35
經濟史家考察十九世紀歐洲運輸革命與工業革命的關聯,指出:「這種運輸設施」的推展,使先前未曾開發地區捲入世界經濟活動內,更因其克服運輸量、畜力、季節及移動速度等限制,工業革命成果得以擴大。因此,此一交通革新「不但是運輸革命的完成,而且也是工業革命的完成」。這位史家所說的「這種運輸設施」,最可能是指
鐵路的興起
36
某國的動力織布機技術在十九世紀初獨步全球,該國嚴格控管此關鍵技術,避免秘密外洩。一名外國技師刻意潛入該國工廠學習,花費六個月將所有技術細節記在腦中,回國後憑記憶建立相同的動力織布工廠,推動自己國家的工業技術革新。此情況最可能是
他從英國偷學技術,帶回美國